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励志人物 - 小时候过年必吃的传统美食 励志人物
小时候过年必吃的传统美食
2025-02-16 【励志人物】 0人已围观
简介马上就是春节了,是不是激动得都要飞起来了~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年夜饭准备的各种传统美食,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食物,说着祝福的话语,那种幸福滋味只要一回味就觉得过年真好。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过年必吃的春节传统美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腻口
马上就是春节了,是不是激动得都要飞起来了~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年夜饭准备的各种传统美食,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食物,说着祝福的话语,那种幸福滋味只要一回味就觉得过年真好。
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过年必吃的春节传统美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酥糖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霄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腻口,还记得那种满口留香的感觉。
糖瓜

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现在已不多见了。
糖莲子

广东人过年爱吃糖莲子,白白的莲子外裹上一层糖霜,莲子的内芯有点苦,但裹上糖后,甜甜的,既好吃又不会上火。
红瓜子

以前的人平日嗑瓜子叫做穷磕,而年三十晚上嗑瓜子叫做磕穷,是摆脱贫穷的意思,所以就传下来年三十要嗑瓜子的习俗。红瓜子曾经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小零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再磕一把红瓜子,年味儿十足!可现在红瓜子在众多坚果的冲击下,地位已远不如过去了。
酥炸开口笑

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油润绵甜的小食品。将和好的面团摘成小剂子,喷上适量的水,然后沾上白芝麻仁炸至其浮上油面时,表面裂开口就出锅了,仿佛吃一个开口笑在新的一年就能笑口常开。
炸蛋散

炸蛋散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香酥小吃,主要原料就是鸡蛋和面粉,炸蛋散有甜口和咸口两种,刚出锅时香香脆脆的口感最好吃。
猫耳朵

顾名思义就是长着像小猫耳朵一样的油炸小零食,裹着白糖,有的软乎儿,有的焦脆。毕竟那时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小时候也只有过年才吃得到。
芝麻酥、花生酥

制作方法和打炒米相类似,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盒内铺平压实,用刀切成小方块。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油果

制作油果要先将糯米碾成粉,将糖煮成糖液与糯米粉搓均匀,搓越久越松软。搓成粉团后再捏成一个个状似乒乓球大小的粉团,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进油锅中烧炸,将粉团炸成深红色即可起锅。过年时将油果蒸软作为下酒料,这是在小时候新年期间每餐不可缺少的食肴。
糍粑

糍粑同样也是春节里一道可口的点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为盛行,全家人高高兴兴的一起打糍粑为春节做准备,其乐融融。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节令食品。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从周代就开始了。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既寄寓了五谷丰登、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的长寿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经发展成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新年美食。
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粘豆包大都是黄米面做成,馅是豇豆、红小豆或绿豆的。黄米面是由糜子磨成,糜子品种也不一样,有黑糜子、红糜子,他们的粘度色泽大不相同,最好的造型是底宽上窄,光滑圆润,小巧玲珑。要整整齐齐摆在盖帘上,口感香甜软糯。
汤圆

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边,象征团圆吉利之意,主要是南方人爱吃的春节食品。在糯米粉中包以豆沙、果仁或肉馅等。旧时在江浙地区还流行在汤圆中包一个小钱,谁吃到,谁就有“好运道”。不少地区都流行吃汤圆,但以宁波汤圆和成都汤圆最为有名。
腊味

过去腊味在秋冬季节特别受欢迎,它的独特风味是经历了长年累月的改良创新而形成的。色泽鲜明,口味鲜甜,香味独特,食在口中感觉脆嫩,美味可口。

还有腊鱼腊鸭,过了腊八,基本上家家户户的窗户外都挂着腊鱼和腊鸭。春节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买几条武昌鱼和鸭,洗净后沿着鱼的背部将其切开,把炒好的花椒均匀地涂抹在鱼身上。如此腌制后,再将鱼挂起来风干,等到过年时,就成了上好的下酒菜,“直接蒸一蒸就可以吃了”。
手工饺子

一提到过年,大家印象都应该是“吃饺子”,可见饺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传统的美食。春节是中国最大的节日,所谓无饺不成年,过年的饺子可是规矩多多。每到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砰砰咚咚地便开始剁馅,有时候还会在一锅饺子内挑几个“幸运饺”包上硬币,吃到的人寓意着一年都会有好运,那种美滋滋的感觉还真是让人怀念。
春饼

中国民间立春时吃的传统美食,南北方都有,但是做法不同,而东北、北京一带的春饼口味最为可口。春节之时,准备几样小菜,烙上一叠薄薄的小饼,这味道不仅仅是美食,还包含着新年的美好味道。
豌豆黄儿
豌豆黄分粗、细两种。 北海公园仿膳、漪澜堂卖的是细豌豆黄儿。庙会上卖的则是粗豌豆黄儿。这是用沙锅将豌豆煮烂成泥,加上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用手推车运至 庙会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现在春天的庙会上。因此,人们听了他们吆唤:“哎,这小枣的豌黄儿大块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
来源 / 零咖ovora
作者 / 喵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