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励志人物 - 俞敏洪经典语录深邃智慧的点滴光芒 励志人物
俞敏洪经典语录深邃智慧的点滴光芒
2025-02-08 【励志人物】 0人已围观
简介1、 人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这些行为,直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 对于那些过分自我欣赏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忽视了他人的优点和美好之处。 3、 生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没有坚韧不拔的品质的人。真正的强者是能够独立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人。 4、 心灵是最大的骗子,它可以长时间地误导我们,使我们陷入自我欺骗甚至伤害他人的状态。 5、 对于那些有着深重罪业的人
1、 人生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这些行为,直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2、 对于那些过分自我欣赏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忽视了他人的优点和美好之处。
3、 生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没有坚韧不拔的品质的人。真正的强者是能够独立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人。
4、 心灵是最大的骗子,它可以长时间地误导我们,使我们陷入自我欺骗甚至伤害他人的状态。
5、 对于那些有着深重罪业的人,我们应该更加宽恕他们而不是远离他们。在佛教中,宽恕并非意味着无条件接受,而是一种超越世间法则的慈悲心态。
6、一旦内心感到平静,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幸福。即使一个人未能达到终极目标,也不要逃避现实,而应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7、 在生活中用平常心来看待一切,用惭愧的心去对待他人,用菩提心去理解事物,以契合佛陀的心意为准则行走于世间之上。
8、高度争执因果或命运,只会导致痛苦与挫败。应当学会放下这种争执,认识到因果和命运都是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也不可逃避。
9、私己观念与他己观念相互尊重,即使不能改变对方,也应以此为基础修养自己。如果无法改变世界,那么至少要努力影响周围环境,为善良的事业贡献力量。
10,要想拥有永恒,就必须控制现在,因为只有当你把握住当前的一刻,你才能创造出属于你的未来版图。
11,恶言如同毒药,对自己也有害,所以我们应当严格禁止它。而且,每一次责备别人,我们的心灵都会变得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因此要尽量减少批评的话语数量,并从容接受其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免彼此关系出现裂痕。
12,当你明天开始新的旅程时,如果有人与你发生冲突,可以选择让步,这样做并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只会让对方感到满足,从而可能促进双方关系的改善。这正如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哲理——胜负只是文字游戏,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场游戏带来的影响力和情感波动?
13,大多数生命都浪费在语言上的追逐上,不懂得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却未曾真的了解过彼此的心意和需求。
14,不要总觉得自己遭遇了不公平或委曲,你应该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对我?这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是一种超脱世俗情绪的大智慧。你需要培养这样的境界,让自己的内心成为一个宁静而自由的地方,无论外界怎样变化,都不会被打扰或动摇。这才是真正的修行成果啊!
15,别人才能够违背因果律或者给予我们痛苦,但我们的责任是在保持清净的心灵及完整本性方面。我们不能因为别人的行为而憎恨他们,而应继续前进,维持自己的纯洁性,不断向内寻求提升自身精神层面的净化过程。
16 道德素养以及才华比财富更有价值,因为它们可以赋予一个普通人超凡脱俗的地位。而反之,如果道德低下,则无论其家族多么显赫,其后代也难免沦落。
17 习气这个怪兽虽邪恶,却又能变身成天使,将累积的情谊转化为家常便饭般自然流露出来。
18 世间名利往往来自于犯罪,在追求虚名时牺牲掉良知。
19 质朴胜过精巧言辞,有时候简单真诚的话语,比复杂精妙的话更容易触动我的心里。
20 一生的短暂若再加上卑劣,便太漫长了;但如果用高尚去填充那短暂,一生将显得格外珍贵。
21 尊敬每个众生推崇几个亲近者,对所有人都不亏欠
22 当手紧握某物时只能拥有那物;放手却可选择更多。当人们死守固有的信念,不肯放下,那就止步于一定程度,上限难以逾越
23 人怕你并不算福,与你斗也不算辱
24 不是我让某事烦恼,我只是用某事烦恼自己
25 不必刻意曲解善意,要尝试寻找好的地方思考
26 在还买不到幸福的时候,我们绝不应该靠近橱窗,被幸福吸引
27 美德勇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
28 金子神奇,可以变老变少变丑变黑变错...
29 女性被爱不是被理解
30 慈悲你的武器
31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2 良心最公正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人家,却永远骗不了自己的良心
33 不懂自爱的人,没有能力去爱别人
34 学佛就是学做人
35 正法亦邪法,一切唯心造
36 有时候问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活着为了什么?
37 也许因为小小争执远离至亲好友,或因为小小怨恨忘记大恩,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它们揭示了一种深层次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38 勇敢接受批评,便能调整缺点
39 感谢一切所拥有的,以及所没有的
40 能站在另角度为他着想,这就是慈悲
41 学佛不是寄托死亡,更是一种当下的享受自由生活方式
42 佛陀从不强迫人们做出厌恶的事情,只告诉大家哪些事情是善哪些事情是不好的,让每个人根据自身选择是否遵循
43 放下,就是除掉分别识见,是非识见,得失识见等等
44 说话不要攻击性,不要杀伤力,不夸已功,不扬其恶,此乃化敌为友之道
45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46 因她美丽所以被男人追求,因她女人所以被男人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