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励志故事 - 刘同在社会的征途上也曾迷茫也曾孤独但他坚持着有志气的故事 励志故事
刘同在社会的征途上也曾迷茫也曾孤独但他坚持着有志气的故事
2025-04-11 【励志故事】 0人已围观
简介在社会的纷扰中,也曾迷茫,也曾孤独,但刘同坚持着有志气的故事。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清新风格,他在80后、90后读者中赢得了“人缘”。自2013年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百万热销后,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从5月28日起预售仅7小时便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关于高中时光,刘同回忆那是一段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他没有阿迪或耐克运动服运动鞋
在社会的纷扰中,也曾迷茫,也曾孤独,但刘同坚持着有志气的故事。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清新风格,他在80后、90后读者中赢得了“人缘”。自2013年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百万热销后,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从5月28日起预售仅7小时便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关于高中时光,刘同回忆那是一段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他没有阿迪或耐克运动服运动鞋,而是帮助男生们买好水站在一旁。当他尝试加入同学们讨论却被忽略时,他深感失落。还有那个最“二百五”的经历:为了交朋友,他写给班上的体育委员:“你好,我可以成为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吗?”对方直接将纸条扔进垃圾桶。
除了友情之外,刘同与父亲也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在父亲眼中,他是一个整天盯着电视看的人。而对刘同而言,他是一个每晚8点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来聊天,然后昏昏欲睡地看电视到半夜12点。有一次,刘同在纸上写下命题:“17岁比我惨。”他列出了六件事:“永远没有零花钱;永远穿一样的衣服;男生不把我当男生;女生不把我当男生;父母不理我;老师不理我。”
找到了困扰自己的根源后,刘同开始尝试改变。他想体验成绩好的感觉,所以重新学习数学,从高三开始复习,一段时间内他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80多分提高到137分,最低也达120分。当老师说“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吧”,他感到尊重并想要哭泣。
通过这样的改变尝试,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稍微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大一的时候,每天都写日志,每篇日志探讨一个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当所有问题都被记录下来,便形成结论—遇到这些事情应该这样处理。一年300多个问题,大概四五个方面的问题,每个类别可能也有100个问题。“大学四年当中,只要你把目光投射到自己的身上,每天去解决问题,你会发现很多困惑已经被解决过两遍。”随着阅历增加,刘同才明白种种孤独感实际都是无形的忘我的成长。
《你的孤独_,虽败犹荣》讲述33个故事,以情感为核心覆盖了包括工作在内的人生多个截面,不仅回忆起自己大学开学前夜的一个人的辗转反侧,以及毕业当天假装潇洒,更诚意述说了自己在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对于工作中的挑战和选择,“只负责剖析,不负责给予答案”。
最后,在飞机上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写作或改稿,对于出差旅行也尽量融入本地文化,让自己感觉像是在家乡一般。在忙碌之余仍然找到平和的心态,将精力投入喜欢的事物,比如工作与写作,这些事能让他很快沉淀下来。此外,还会健身、听歌或者去逛街,即便是在出差旅行途中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