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励志故事 - 雪泥鸿爪颗粒归仓-只为写给心灵 励志故事

雪泥鸿爪颗粒归仓-只为写给心灵

2025-01-05 励志故事 0人已围观

简介题记: 这个小小的公众号是一方业余抒发心灵、休憩身心的小天地。 只源于对文字的不舍与热爱。 只为写给心灵。 与媚俗、猎奇、说教、金刚怒目无关。 只静守自己内心的静水流深。 用静静的文字温暖尘世的沧桑,温暖生命的苍凉,温暖疲惫的心灵。 你读到的惊鸿,都曾被岁月的清寂与静夜的自省炼就。 在这方雪泥鸿爪、颗粒归仓的小天地里,读者多也好,读者少也罢,都不要紧。 云卷云舒。 去留无意。 喜欢,就留下足迹

题记: 这个小小的公众号是一方业余抒发心灵、休憩身心的小天地。 只源于对文字的不舍与热爱。 只为写给心灵。 与媚俗、猎奇、说教、金刚怒目无关。 只静守自己内心的静水流深。 用静静的文字温暖尘世的沧桑,温暖生命的苍凉,温暖疲惫的心灵。 你读到的惊鸿,都曾被岁月的清寂与静夜的自省炼就。 在这方雪泥鸿爪、颗粒归仓的小天地里,读者多也好,读者少也罢,都不要紧。 云卷云舒。 去留无意。 喜欢,就留下足迹,一起温一壶文字的月光下酒。 雪泥鸿爪 颗粒归仓 文/纳兰泽芸 这一两个月时间,有点千头万绪的感觉。 微信朋友圈也停更了,引来不少朋友关心的询问。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事情比较多,没顾上而已。 在2022年4月初的时候,我随手写了一篇小文《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做成你想做成的任何事》。 在那篇小随笔里,我说:“今年我还有一个小目标,弄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平时有点什么就放进去,好比颗粒归仓。” 然后2022年4月16日我就发了公众号第一篇文章《春天哗啦啦》。 当时是上海疫情很严重的时候。那是一篇关于疫情的温暖的小说。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2022年许下的这个小目标其实是实现了的。 然后,那两个月我在公众号上发了8篇更新。 后来才发现,经营一个公众号实在太不容易了。要写作、要编辑、要排版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繁琐。 我又很不熟练弄这些,加上工作及其他事情又多,经常顾不上。 后来就索性就把它停了。 时隔整整一年,疫情已过,今天世卫刚刚宣布新冠疫情已经不再构成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了。 仿佛一刹那间,那些隔离、核酸、抗原、方舱、小阳人、布洛芬等都恍若隔世。 世卫说,全球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近700万例死亡病例,而实际死亡人数可能达2000万。 2000万! 那些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们就在过去的三年里被新冠夺去了鲜活的生命,永永远远归于尘土。 而我们,是幸运者。是幸存者。 三年新冠疫情不仅仅是一场健康危机,它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 它给这个世界,给这个世界的人们留下了深深的伤疤。 它提醒活着的人们,将这种痛苦转化为有意义的和持久的改变与坚守。 有句话说:人出生时都是紧紧地握着拳头,而当离开这个世界时却无一例外两手放松地离开。 因此,该走的,总会离开,就像生命中逝去的岁月。 该来的,总会来到,就像生命中未来的岁月。 记得有一位前辈曾说,这世上有很多东西是速朽的,是经不起岁月摧残的,久了,就被时光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 而有一样事物,却是例外,那就是人类的思想,还有作为思想载体的文字。 类似的感觉在某一年听一位著名作家讲座时也体会到。 他说,最初他学写作的时候,租住在一个小木屋的简陋阁楼里,白天在报社拼命跑新闻,晚上回到小阁楼上,把窗子的布幔垂下,依着一盏孤灯,一任文思泉涌奔泻。 二十多年后,他成了名震海内外的著名作家,他回到自己旧时租住小木屋的地方。 木屋早已在岁月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连小木屋后面的一个池塘也早已填平,建起了公寓楼。 当年的一切,已经寻不到一丁点踪迹,被时光巨手抹得干干净净。 而二十多年前工作之余他在小阁楼上依着孤灯写出来的文字,若干年后在他出版的著作里依然字字分明,数不清的读者仍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到他数十年前彼时彼刻的心情。 他说,甚至透过昔日的文字,似乎都能听到当时自己停匀的呼吸声。 所以作家想起匆匆逝去的时光,真如烈酒入腹,血脉翻涌。 他也感慨,写作,是一个永恒的事业,世间许多事物,在时间长河里都是速朽的。文字,能创造不朽的奇迹。 且不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单说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那一脉夜半钟声,自敲响那刻开始,就随着二十八个简简单单的文字,在无数人的心里悠悠绵延了一千多年: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时光走马,千年已逝。没有人会记得千年前金榜上那些高高在上的名字。 一代代人却都记得那二十八个字。 记得那个名叫“张继”的失意落榜生。 记得“张继”这个平凡不过的名字。 记得“月落乌啼,寒霜洁白了千年,江枫渔火,愁眠难寐了万人。” 或许这就是文字超越时空的力量。 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学家同样也是活生生的生命。 他们同样生活在苍茫人世间,同样是血肉之躯。 他们同样担负着生活的重担与悲欢,同样一天24小时,但他们的内心里有更细致的巧思。 一杯茶、一碗饭、一棵草、一粒沙、一羽燕、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会拨动他们的心弦,促使他们用笔开启一个由平淡到深邃的世界。 即使这个文学家的生命早已终止,但他们笔下文字的生命,却永存在苍茫人世间。 而用文字记录生活偶尔的灵光一闪或者明明灭灭,是一件奇妙且有价值感的事。 苏东坡曾说:“人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绪,我笔皆可畅达之。” 能够用手中一支笔,去淋漓地抒发错综的心情,那样至情至性的状态,是我所向往的。 曾经因为少不更事,走了许多生活上以及心灵上的弯路。如今想起来,才更清晰地知道什么是最可贵的,什么是最值得珍惜的。 “竹密无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我喜欢这几个字。 觉得应该要像水或者云那样,就算生活有时候的确比较烦心,比较不如意,也要想办法去超越生活。 要像穿过竹林的那泓溪水,就算竹林再密,也能淙淙流过。 要像山巅那朵轻盈的白云,就算山再高,也能盈盈飘过。 生命里的很多东西,我们曾经试图用紧握的双手去抓住,最后终于明白,没有人能够抓住该走的,也没有人能够拦住该来的。 抓不住。那就不如怀念吧。 钟书先生诗:“弈棋转烛事多端,饮水差知等暖寒。如膜妄心应褪净,夜来无梦过邯郸。” 是说,世事无常,个人心中喜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心境平和恬淡一点,将虚妄之心褪却一些,可以为自己活得坦然一点。 我只愿,握住手中这支小笔,平和而恬淡地,一天天,一年年,坦然地走好脚下的路。 斗转星移,生活不息。 竹密无妨水过,无论生活欣悦也好,伤怀也罢,让我们就做那泓静静的溪水,清清浅浅地,流过生命细密的竹林。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这是对自己人生与生活的要求。 用愉悦、感恩、恬淡的心境,不慌不忙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把自己的这个小小公众号取名为:“纳兰泽芸的雪泥鸿爪”,是因为世事很多都如水过鸭背,倏忽不留痕迹。 我希望自己的小笔能够尽量记下生命的点点滴滴,所思所想,就如鸿雁在茫茫雪地里留下的一点点爪印或足迹,如果不及时收藏起来,就很可能又被时光的大雪掩埋无痕。 东坡说: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生命的确匆匆无常,飘忽不定的。所以需要这么一个安放心灵的小园地。 正如我在公众号简介里说的那样,这个小小的公众号是一方业余抒发心灵、休憩身心的小天地。 只源于对文字的不舍与热爱,只为写给心灵。 与媚俗、猎奇、说教、金刚怒目无关。 只静守自己内心的静水流深。 不想被忙碌纷扰的工作吞没,不想被庸常疲惫的生活沦陷,所以热爱上了用文字书写内心。 用静静的文字温暖尘世的沧桑,温暖生命的苍凉,温暖疲惫的心灵。 你读到的惊鸿,都曾被岁月的清寂与静夜的自省炼就。 在这方雪泥鸿爪、颗粒归仓的小天地里,读者多也好,读者少也罢,都不要紧,也不在意。 云卷云舒。 去留无意。 喜欢,就留下足迹,一起温一壶文字的月光下酒。 拾句子: 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带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 德国哲学家

标签: 残疾人励志故事名人励志小故事中外励志故事励志故事网励志感人故事